在2021年4月,美国和北约驻阿富汗的军队宣布撤离,这一决定迅速改变了阿富汗的局势。塔利班临时政府应运而生,美国人失去了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无法再以往那般耀武扬威。如今,时光已经过去了两年半,许多美国人依然认为这次撤军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耻辱。时任总统的拜登也因此成了舆论的焦点,多个美国媒体对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猛烈批评,拜登政府的公信力似乎崩塌了。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某些美国媒体竟然公开了恐怖分子本·拉登的信件,作为“讽刺”拜登的工具,这封信成为了打脸拜登的有力证据。那么,这封来自本·拉登的信件到底包含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一个已经死去多年的恐怖分子会让拜登,甚至整个美国,遭遇如此深刻的批评呢?
展开剩余86%拜登生于1942年,现如今的他在政坛上已是一个资深老将。自1970年起,拜登便活跃于美国政界,1972年正式成为美国联邦参议员,并连任了六次。从他的履历来看,拜登并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而是有着超过50年丰富经验的政治人物。然而,拜登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1988年和2007年两次竞选总统,结果都未能成功,分别败给了老布什和奥巴马。
奥巴马当选总统期间,拜登担任了副总统一职,此时的拜登无疑是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他与对手佩林的辩论一度创下了收视纪录,而拜登与奥巴马之间的深厚信任关系,使他成为了当时美国的实际二号人物。因此,对于美国政局影响深远的恐怖分子本·拉登,必然也会关注拜登的动向。
本·拉登无疑是美国最为头号的敌人之一。这位恐怖分子在2001年策划了震惊世界的9·11袭击,劫持多架民航飞机,摧毁了世贸双子塔,甚至对五角大楼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一事件深刻挑战了美国的安全防线,并开启了美国与本·拉登及其恐怖组织的漫长对决。自此之后,美国无时无刻不在追捕本·拉登的踪迹,然而本·拉登一直狡猾地躲避追捕。
奥巴马在竞选时承诺将追捕本·拉登,并在当选后将这一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尽管美国政府拼尽全力,仍然未能找到本·拉登的任何踪迹,甚至连时任国防部长的罗伯特·盖茨也曾在2009年表示:“四年过去了,仍然没有本·拉登的任何消息。”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奥巴马政府的烟雾弹。实际上,他们早已将调查目光聚焦于巴基斯坦,2010年成功找到了本·拉登的情报,锁定了他所在的住所。2011年5月2日,在奥巴马的批准下,美国海豹突击队执行了代号“斩首行动”。当天凌晨1点,海豹突击队员们突入本·拉登的藏身之地,击毙了他周围的亲信,控制了本·拉登的妻子们,并将他本人击毙。
这一切发生时,奥巴马、拜登及其他高官都紧张地注视着电脑屏幕,等待着行动的进展。最后,当画面中出现倒地的本·拉登时,突击队员发出了无线电暗号:“吉洛尼莫,E·K·I·A”——“目标已击毙”。本·拉登的尸体被迅速处理并投入海中,几乎在不到24小时内,所有与他有关的痕迹都被抹去。
2011年5月1日,奥巴马在白宫的公开讲话中正式宣布本·拉登死亡,兑现了他当初的竞选承诺。然而,海豹突击队员们并未立即离开,他们还在本·拉登的住所逗留了20多分钟,收集了大量的情报资料,包括U盘、光盘和信件等。
这些情报在当时被严格保密,只有美国政界高层有机会知晓其中的内容。尽管美国政府在后来的几年中逐步公开了一些情报,但大多内容如“本·拉登喜欢看动画片”这样的琐碎信息,无法令人感到震撼。直到2021年,一封本·拉登的信件在美国媒体《纽约邮报》上曝光,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封信中,本·拉登曾要求基地组织的财务负责人马穆德暗杀包括奥巴马在内的美国高级官员。奥巴马成为了他首要的暗杀目标,其他的目标还包括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本·拉登在信中明确指出不应暗杀拜登。因为他认为拜登会“引领美国走向危机”。本·拉登认为拜登虽然在政界经验丰富,但政治手段温和、优柔寡断,缺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果敢气质。他认为一旦拜登继任总统,美国将陷入灾难。
本·拉登未能完成他的计划,而拜登也没有立刻继任总统,直到2016年,拜登才借助一些偶然因素成为了美国总统。此时,2020年末的全球疫情让美国经济和社会局势陷入危机,而特朗普的应对迟缓,使得拜登在选举中迎来了“捡漏”的机会。许多人并非因为钟情于拜登,而是因为对特朗普的不满才选择支持拜登,这一政治环境使得拜登成功当选。
然而,拜登上台后并未带来预期的变革。在疫情控制、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表现都未能达到民众的期望。特别是在阿富汗撤军事件中,他的处理手法令美国失去了在该地区多年的利益,导致了政府的垮台,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外的信任危机。
拜登的健康状况也开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仅语言混乱,甚至在公开场合摔倒或打盹,令许多人对其领导能力产生了疑问。美国民众的不满情绪愈发高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关于拜登健康和能力的讨论。
此外,拜登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低效和冲突,使得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形象严重受损,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拜登执政的三年间,美国国债激增,经济疲软,国际影响力下降,很多人认为美国已被拜登带入了危机之中。
从本·拉登的信件中可以看出,这位恐怖分子对于美国政坛的洞察极为精准,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事实似乎也在证明,本·拉登当初对拜登的预判并非空穴来风。如今,美国民众迫切希望在未来的大选中,能够选择出一位更为有力的领导人,将美国带回正轨,减少全球的动荡与冲突。
发布于:天津市